close

  畢業之後,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就業,剛開始當然是為了餬口,薪資足夠付房租、貸款、生活開銷,剩下的錢滿足自己當前的小小慾望,可能是新手機、手提電腦、摩托車、小汽車、私人收藏等等。

 

  當然,也有另一種方式,就是將餘款儲蓄、投資,滿足未來可能的需要,結婚基金、育兒準備、購屋頭期款。

 

  必然的,當工作一陣子,出現職業倦怠感,開始會想的是成就感、自我實現、或是人生的意義。這時候,就會想起投資大亨與海邊小漁夫的故事,當投資大亨希望把漁業不斷擴張,形成更大的企業,以賺取更大的獲利,其實是一種成就感跟自我實現的達成,然而,當這些背後的目的,是為了達到大亨的人生意義─在海邊釣魚,對於漁夫來說,大亨辛苦一輩子,最後追求的竟然是他每天都在過的生活,真的會讓漁夫感到困惑,也讓大亨感到困窘。

 

  工作久了,不論是各行各業哪一個階層,都會發現,工作上小瓶頸不斷,但是只要堅持與努力,大多能迎刃而解,最後,很難解決的總是人與人之間的大瓶頸。

 

  所以,不論你處在工作的哪一個階段、職位,如果沒有能夠好好與人相處,再高、階級職位再大,依然會有無限的憂愁、焦慮、壓力與困惑,如影隨形的跟著你。

 

  或著說,真正跟著你的,不是煩惱,而是你的『個性』。當我們太有個性,只有看到自己,沒有關注身邊的人,帶給別人的就會只有傷害,以及被我們傷害的人,所反射出來的不信任。

 

當一群人在一起工作,彼此缺乏互信,整個工作環境的氛圍,就會變得沒有溫暖與缺凡彈性,也因此所有的事情,都變得窒礙難行,人與人之間,也會有口難言。

 

追根究底,工作的苦與樂,是每一個身在團體中的的人創造的,所有的歡笑與痛苦,是團體中每個人共同製造的,也許比重有輕重,但都責無旁貸。

 

互信,不是總說:『你們要相信我,這樣我們才能互信!』,反而是要自己主動相信別人,當每個人都願意做到,最後才能有機會形成良善循環的氛圍。

 

任何的人際糾結,就從我們自己開始『願意認錯』,『讓』別人願意相信我們,真正的『願意做到』出發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dsvilla02 的頭像
    kidsvilla02

    雅德賽思自主共學002團中正1隊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