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  看到自己周遭的大人,殷切的想知道孩子的一舉一動,不論是在家庭、學校、或是親友家,甚至每一個孩子在外參加的營隊活動,這是好事,表示我們是愛孩子的,深怕孩子有一點點走偏了路,能及時將他拉回,也表示我們是關心孩子的。可是,當孩子上了小學,或是過了十歲,發現孩子會很不喜歡我們問他在外的情形,深怕自己的言行遭受質疑,甚至到了青春期,開始反叛、頂嘴、和父母吵架,那時,我們會哭訴:「你不知道我撫養你長大,花了多少辛苦與血汗錢,你竟然這樣和爸媽說話?」

 

  在和大家分享前,我得說說自己的背景。很簡單,一樣出自於打罵教育的家庭,上頭有四個姊姊,卻依然公平對待,該教訓打罵的都該有,但我爸覺得,打罵教育只能用到國中前。從小,我永遠是內向沈默的,因為,排行第五實在說不上話,也可能是所謂天生的個性使然。直到上大學,社團歷練讓我成長很多,當同學忙著考研究所,我卻成天在摸索自己的興趣、性向與未來,因為就是覺得心中有扇門打不開,讓我無法大步邁出。

  通常遇到這個問題,很多長輩的意見都是「不要想那麼多,跟著去做就對了,總有一天你就會懂了!」

  但是我很害怕,選擇弄清楚現象生成的原因。參加許多生涯探索課程,,接觸許多有興趣的校外活動,比較知道「這些不是我能沈浸其中的」,但是仍然打不開心中的結。直到2004年,我30歲,在體制內小學『流浪』了五年,接觸一些課程,才發現我可以如此大聲的嘶吼,吐出30年來的壓力與責任,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麼。

 

  看到這裡,大家一定覺得很可悲,可是很殘忍的,我就是威權學校體制與打罵教育的產物,要花30年才能從中逃脫出來,活得清楚、過得明白。出社會工作後,曾經想跳樓、差點得憂鬱症、緊張到12指腸潰瘍、長年胸悶胃漲氣,這都是我的經驗。

 

  但是,當我把自己看清楚,把所有事情想透徹,一切問題都煙消雲散了。

 

  這一切都是成長過程的「情緒傷害」,而且傷害都來自最愛我們的人,不僅害了我們自己,也害了周遭的家人與朋友。

 

  為什麼隔壁家的孩子,我們可以用非常溫柔和氣的話語去對待他,自己的孩子,卻兇狠的吼他或是揍他,失去了理智?

  正因為我們深愛自己的孩子,對他的期望愈高,要求也愈嚴格,責罵也就愈迫切,甚至苛刻。所以可以說完美主義者的傷害是一種愛的傷害,也是一種愛的損耗與浪費。

 

  所以,很多時候,當我們用一種想刺探與掌控的心理狀態,去詢問孩子的在外生活,之後的對話又常常是不愉快的結束,試問,如果我們是孩子,誰會期待或耐心回答父母的問題。

  所以,當這條直路不通時,我們就會去走旁門左道,問孩子的朋友、孩子的老師,希望能間接取得訊息。

  可是,放棄一條直接溝通的清楚通道,旁敲側擊孩子的表現,不會比孩子誠心說出的內心話來的真實與可貴。

 

推薦書籍:

【分心不是我的錯】丁凡翻譯,遠流出版公司

【情緒傷害】彭德修著,宇宙光出版社

 

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秀山隊】
部落格網址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kidsvilla0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