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180203
{阿香、羅弟、宜靜、小翰、大翰、泰山、羅哥、小佳、熊弟、小玫、典典 的共學共遊故事}
實在太神奇,第一次寫網誌遇上WORD無法存檔,竟然是因為本週活動太多造成檔名過長。難道是因為兩位蜜蜂型老師,把五天塞進十個活動,一群師生成天”嗡嗡嗡”導致的結果嗎?寒流來襲,旅行將來,真是有點兒嚇到自己了……。
回想週一早上,幾個孩子繼續為了修正的旅程,將交通資料整理到電腦,小佳與阿香,也借了老師手機,打電話跟台中都會單車作最後確認,接著,我們就到公館的嘉義雞肉飯填飽肚子,往寶藏巖前進。
一路上邊散步邊觀賞牆壁的彩繪,我們慢慢走進這塊特殊的”聚落”,是台北市難得一見的傍水山坡之戰後違建眷村。雖然我們很不巧遇上”休園”,只能從外體會,這個由榮民、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等社會弱勢族群,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,而留下的歷史特色。之後,更規劃成國際藝術村……
巧的是,緊鄰的佛寺『寶藏巖觀音亭』,反而成了臨走前孩子最有興趣逛逛的地方(這是最近兩年這群孩子蠻有興趣的事--燒香、跪拜、擲茭、抽籤),汪汪便帶著孩子認識觀音大士、釋迦牟尼佛、文昌帝君、關聖帝君、土地公、彌勒佛……等神佛,還在牆壁上的匾額,跟孩子解釋”靜坐當私己過、閒談莫論人非”的意思,沒想到我還沒說之前,幾個孩子已經能夠說出十之八九,真厲害呀!
緩步下山,沒多久經過金石堂書店,大家便在此處翻翻書,調適一下心境。緊接著,中華隊孩子提早來到”密室逃脫”場地,先玩玩關渡隊小汪老師提供的桌遊,等待參加關渡隊孩子設計的密室關卡。
分為兩組闖關,每個參賽者都要用鐵鍊綁手腕,再鎖上密碼鎖。第一關,將寶箱鑰匙藏在密碼提示版的下方,打開寶箱知道每個鎖頭的部分數字,剩下的再利用鎖頭下的圖案,去密碼提示版按圖索驥,找到剩餘的數字,就可以解開每個人的鎖。被鎖住的小孩,都想奮力扯開,甚至扯斷鍊條,大翰甚至問關渡隊小汪老師鍊條價錢,意思是直接拉斷、賠錢了事,本來聽到一百多元很興奮,大翰說很便宜,我趕緊說要價兩千(我們是來鬥智過關的……不是來花錢搞破壞……),大翰才打消念頭,但是一旁的關主可是冷汗直冒,因為沒法子再生一條鐵鍊,還有別隊要玩啊!
第二關,是連續的直式加法,要從答案反推題目,對小孩來說有些許難度。
第三關,則是由詩題的文字找出關連……,第四關則是利用NERF槍射擊鋁罐……,過程中還有可能找到金幣銀幣,可以要求關主增加提示,不過神奇的中華隊,竟然都直接跳關,到最後關卡找到鑰匙,直接過關!但是因為有許多友隊參賽(經歷很多天賽事),還要比較哪隊過關時間花最少,只能靜待回音囉!
週二早上,孩子們先分組,預先討論週四自”煮”咖哩飯如何進行,正好利用圖書館時間,分組找尋烹調資訊,以及需要的食材與用具。因此,一到圖書館,大家便分組找資料、做筆記,確定資料完備,才去自由閱讀喜愛的書籍。本來想到旁邊公園運動玩耍,因為天公不做美,只好回基地在自由活動了。
週三的兒童新樂園,小孩自行分成男生、女生兩組,謹記團隊行動(包含上廁所)、安全第一,雖然,感覺不是很大的園區,上下樓走來走去,玩到中午,就有點兒腳痠了。
在美食區吃完午餐,休息二十分鐘,孩子們又馬不停蹄的繼續往沒玩到的遊樂設施排隊。用餐時間下載APP,才發現小孩最愛的”碰碰車”可以事先預約,真是太棒了,不然,看到排隊的人龍,實在令人不敢嘗試……真是合法的偷吃步呀!
本來,下午三點大夥兒已經盤纏用盡,也玩得差不多,準備打道回府,沒想到孩子們還是玩不夠,最後索性到免費的溜滑梯與旋轉輪,再度痛快的玩了一小時,直到每個人都旋轉到臉色發白、頭昏想吐,才甘願離開兒童新樂園,這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了……
週四早上,孩子們為了自”煮”咖哩飯,三組孩子先在基地討論,待會兒需要購買的食材,以及大概的預算。然後就動身前往後門的雜貨店與全聯比價錢。
一群孩子衝進雜貨店問東問西,卻沒有要買的意思,老師請孩子訪價要有基本的禮貌,不適合在老闆面前”說三道四”,自己心裡有底就好。過程中,發生羅弟將地瓜誤當成馬鈴薯的趣事,真是”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”啊!
買齊食材之後,就是回到基地”洗手做羹湯”了。看著孩子們洗菜、切菜、炒菜,洗米、加水、放電鍋煮飯,還用奶油炒櫻花蝦高麗菜,最後弄出一整鍋充滿馬鈴薯、紅蘿蔔的咖哩醬汁,汪汪老師心想,自己在他們這樣的年紀,還沒有機會這樣烹飪,他們實在太厲害了。
忙了大半天,打掃乾淨之後,所有人圍坐在長桌周圍,一起享用自己煮的白飯、自己炒的奶油櫻花蝦高麗菜,以及香濃美味的咖哩,真的有種幸福的滋味。尤其,每個孩子都吃得非常飽,將自己煮的飯菜完全解決,最後還洗乾淨鍋碗瓢盆,實在是一次滿分的自”煮”活動。
飽餐之後,大家決定去介壽公園走走。在汪汪採購點心之際,一群孩子嘗遍了公園裡的八成花蜜,緊接著在假山騎馬打仗,大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。汪汪看著池塘裡的橘紅色管狀物,本來以為是條水管,沒想到小孩覺得是條蛇,大呼小叫的圍著池邊打撈。花了將近一個小時,全身滑溜又很長的”蛇”,雖然不動卻沒有適當的工具撈上岸,大家拿著竹掃把、塑膠圍籬、樹枝,挖了許多爛泥與樹葉,仍然一籌莫展。眼看天色已暗,漸漸看不清楚”蛇”的位置,汪汪老師決定打道回府,沒想到孩子們興致超高,不達任務不肯回去,最後答應他們,明早帶著網子來打撈,大家才願意回家,沒想到,這個意外的插曲,反而讓大家生龍活虎起來……。回到基地,翻遍蛇類、兩生類、魚類圖鑑,都找不到這條”蛇”,接著google鰻魚、泥鰍,最後”鱔魚”,才讓我們大驚,很可能就是”鱔魚(黃鱔)”,甚至是”富翁出價十萬也買不到”的”血鱔”,小孩直說:「十萬,我們發了……」
因此,周五早上的行程,就是先到介壽公園撈”血鱔”。拿著網子,輕輕鬆鬆就撈起”疑似冬眠”的”血鱔”,一群小孩又是尖叫(害怕)又是歡呼(想到十萬),接著浩浩湯湯的”提鱔”回程。可能太過興奮,就在安置好”血鱔”,準備去看發明展的路上,小孩們先和『老熊牛肉麵』養的拉不拉多犬『可可』玩了一陣子,繼續往前步行十公尺,結果突然發現泰山在後方大哭,可能是孩子不小心嚇到『義芳魚丸』養的柴犬,牠本能防衛性的咬了一口,剛好刮到泰山的手指,於是,我們又增加一個行程--和平醫院急診室。
醫生幫泰山消毒、擦藥、包紮之後,我們就在小南門附近用餐,接著前往松山奉天宮,參觀免費的發明展。『發明--怎麼一回事』生活發明特展,展示了許多生活上的發明,並利用1946年蘇俄發明家阿舒勒分析上萬件專利之後的歸納,將創造發明的原則細分為四十項,希望能有系統的利用前人的跨領域智慧解決問題。譬如:瑞士刀,就是【多功能】原則,能夠”一舉數得”;郵票的孔齒,就是【預先作用】原則,非常具有”先見之明”。
不過,小孩比較有興趣拿著有QR-CODE的紙卡,到每一關感應,對於這麼多世界上的發明,譬如:自動鉛筆、修正帶、好神拖、折疊腳踏車……,早就已經充斥生活周遭,有些無感。不過展覽後面,播放著非洲布吉納法索小學生,每天必須拿著電燈到學校充電,回家才有照明的光源看書,以及利用紙板做成的手提書包兼書桌,這兩項發明改善偏遠貧苦人類生活,都讓孩子們覺得很不可思議。
更不可思議的是,孩子們4臨走前的重點,竟然是要走到樓上奉天宮燒香、拜拜、擲筊,才心甘情願的回基地,有趣吧,這就是我們中華隊,令人驚奇的五天學社生活!(寫完老師都累了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