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110830
帶著一群孩子外出,尤其在車上,最能領教何謂『吵死人了!』,因為一邊駕駛還得一邊處理糾紛,尤其是安全問題,便規定所有孩子都要繫上安全帶,而且盡量靠著椅背,不但是為了安全,也避免後面的孩子趁機逗弄前面的孩子。路途中,遇上可以簡介的景點,還要順便導覽一下,感覺自己身兼司機、導遊與保母三職,大腦如同電腦一般,必須多核心、多工運作。
到達十三行博物館時,恰好遇上大軍壓境(指得是安親班的眾多師生),避免和他們互相耽擱時間,我們趁著天氣還算涼快的時候,先到建築物頂部的瞭望臺欣賞。遠遠望去,見到一望無際的河邊,不但有許多的草皮、景觀雕塑,還有最明顯的一排大圓球,那就是八里污水處理廠,稱此機會和小孩聊聊廢水的處理流程以及後續產生的經濟效應,大家都不太相信,髒水竟然可以壓出『餅』賣錢,實在有點不可思議。
十三行遺址,對於小孩來說,就是一堆死人骨頭與遺物,對於他們的生活並沒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所以,我突然想到最近男生常因為不守規矩而扣點心費,長此以往,覺得有些可憐又缺乏相對的獎勵,因此便想到,在外出參觀安排『有獎徵答』的遊戲。
有獎徵答,那就一定要有獎勵,可以讓孩子從展覽當中尋求問題的解決,更可以提高孩子求知的動機,最有效的便是增加點心的費用,一題一分,每分換依元,最高上限是40元點心費,突然之間,發現平常愛四處遊走的孩子,認真的搜尋個文字與圖片(因為是先自由參觀,每隔一段時間集合發問,所以必須非常仔細,有別於學習單只找部份答案的方式,而且是即時口頭回答。譬如:『十三行』的名稱由來?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?同時期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存在?……)。
到了八里,不到淡水老街走走,實在太可惜了,除了到碼頭邊吃魚丸湯、鐵蛋、阿給、米粉,看看許多的手工藝品、寺廟,以及賣魚酥的魚丸博物館,都是非常棒的行程,因為不趕時間,就可以試吃魚酥,順便瞭解魚丸的製作過程,知道哪些魚適合加工成魚丸,才會爽口好吃。對於我們一路開著車,『周瑜』提出的很好的建議:『下回其實可以搭乘渡輪,往來淡水與八里,不但好玩又省時。』,真是很棒的想法!
『孫權』爺爺的『功夫館』,雖然只有四次的學習機會,卻讓愛動的孩子,有機會學習正確的使用拳腳的方法與觀念,還知道真的有打不痛的硬氣功,從每次『曹操』央求以拳頭測試爺爺的肚皮硬度,就可以知道孩子對於武術的興致並不低了。
本來是暑假最後一週,該待在基地玩玩靜態活動收心,發現孩子似乎有點精力過剩,便在週五臨時安排了一次健行。捷運忠義站後方的台北藝術大學,旁邊有一條關渡山親山步道,其實我也沒走過,但從親山步道的分級看來,屬於最簡單的『親子級』。到了現場,發現是很原始的樹根、木板與沙土構築成的山路,非常的原始與涼爽,甚至中間還有一段可以拉繩子上下坡的路程,平常慢吞吞的『孫權』,竟然上下坡都健步如飛,和安安保持在隊伍最前方,直說這種山路才好玩;『尚香』與『小喬』剛開始不斷抱怨 汪汪 老師沒先告知,他們就可以準備適當的鞋子,但是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健行過程,也都發現其中的樂趣,好強的『尚香』甚至從後頭急起直追,趕上領先的男生。有趣的事,上坡時爬得有些喘的『曹操』,一直被手長腳長的『周瑜』取笑,反倒是下坡時,『周瑜』不敢下坡,被『曹操』沿路超前,實在是有趣的對比。
最有趣的,當然是我們在停車處附近發現的龍眼樹,結實累累的滿掛樹上,雖然孩子個頭不夠,便由 汪汪 老師擔任樓梯的角色,讓大家可以輪流採果,吃吃野生的龍眼,真是途中的意外驚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