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091105

  今天,帶著孩子從山腳下爬上中和圓通寺,路上看見整間都是西瓜的店面,小孩很好奇,為何每顆西瓜上都蓋了章,和老闆娘詢問,才知道是來買西瓜的人,挑選他中意的西瓜,便在上頭蓋上章,表示物已有主;到了禪寺門口,一隻兩三週的小鸚鵡,在每個人身上停留玩耍,讓孩子知道原來鳥類也可以如此聰明伶俐,平易近人。我想,這是我們的教育不會涉足的領域,卻讓孩子如此有興趣、心中的愉悅久久不散,或許,這是我們親近自然,所帶來的神奇魔力。

 

  偶然在網路上搜尋,找到之前在森林小學任教時,電視台的訪問片段(http://mymedia.yam.com/m/2069308),看到裡頭一個女孩叫做YOYO,那是我帶了三學期的小孩,後來很不捨的看他畢業,成為國中生。如同大多的森小孩子,剛開始都在放『毒』(成人社會所施加的不當對待方式),上課也會選擇性的蹺課,常常吃飯很慢(可以吃到兩個小時)、走路很慢(若有所思或是觀察植物)、回答問題很慢(不知道怎麼回答比較適合或是不想回答),但是可以一群人自製『餐點』、生產『卡片』,輪流玩不同的主題,持續好幾個星期,非常的自得其樂。但是對於許多大人關注的『保護動物』、『種族歧視』、『生態浩劫』……等議題,可以和大人對談,甚至出現非常有見解的話語。

 

  『慢』的教育,讓許多有社經背景、具高學識的大人非常難以忍受,實在不知道這樣的小孩,如何迎接瞬息萬變的高速競爭時代,總是在後頭催促,卻發現先進教育的國家竟然把生活上的『瑣事』,列為課堂上的基本內容,而不像台灣的教育,把所有的知識精華,鉅細靡遺的『傳授』給孩子。

 

  但是,知識爆炸的時代,這六年所傳授的知識或技能,可能是下六年被淘汰的想法與能力,所以,與其不斷加諸小孩身上的『武器裝備』,還不如讓小孩有顆『思路清楚』的腦袋,帶著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的優勢──「主動想、主動問、主動找答案」,那不管未來如何充滿挑戰,我們對孩子都會非常放心。

 

  在對孩子教育之前,其實我們也該捫心自問,大人對於職業是否有先入為主的偏見,也就是說,將來你的孩子想要開一間麵包店,作個麵包師傅,你會不會覺得沒多大出息?或是你的孩子想要學修機車,當個機械維修保養人員,你會不會嫌他天天弄得髒兮兮的?還是小孩想要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,你會擔心他收入太低?

 

  其實,那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,對於職業的階級分類,所謂『萬般皆下品,只有讀書高』,坐辦公桌、拿筆桿的工作,感覺起來就是比整天汗流浹背的工作高等,所以當大人的腦袋裡已經是這樣的觀念時,我們的主流教育就是想把小孩往這個方向塑造,才被視為正途、王道。那教育出來的畢業生,很自然的會被認為沒有創意、不能吃苦耐勞、缺乏人際協調溝通能力。因為,那一向就不是我們教育所重視的品格與能力,不是嗎?


  所以,當我看到兒子自己在書桌前,用A4的廢紙和膠帶,黏出一個立體的兩層樓房,樓下用長方形吸鐵組合成立體的旋轉樓梯,樓上還畫了正在放映海綿寶寶的電視機,我就覺得真是超棒的作品,比起剛剛檢查完的學校作業,有如天壤之別。

 

  就像盧梭說的「教育是人、經驗與自然的組合」,當人能夠從大自然的經驗累積,明白自己的天賦所在,讓天賦自由的伸展飛翔,那也就是教育的目的。不論他是一個麵包師傅、修車技工還是藝術家,與高薪主管、企業老闆又有何分別?因為他都能快樂盡心的工作,發揮天賦於人類社會。這樣的教育,才能說是向前走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