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110220

  對於我自己來說,過節並非是必要的,但如果有人想應應景,那也是可以過過節,原因不外乎,很多的節日是因應國家的紀念要求(行憲紀念日、國父誕辰),或是商人為增進業績刻意炒作(情人節、聖誕節)而來,對個人而言,並無紀念意義,反倒是許多真正附有紀念價值的日子,才需要我們好好回味。但是,上個月孩子在會議中提出,希望春節應景,所以,表示我們的孩子還蠻社會化的,小學一年級就知道有哪些節日,而且應該配合什麼樣的活動。不玩就算了,但是如果要玩,那就要跟別人不一樣,而且要動手實做,才是真正的體驗,那也才會深刻的記在心中。

 

  週一,我們寫完功課,拿著 汪汪 老師家的奶粉罐(『彥哥』帶了一個小巧玲瓏的餅乾罐),利用鐵鎚與鐵釘,認真的敲打,將底部鑿穿,固定鐵釘,內部裝上蠟燭,上部的兩端則左右各鑿穿一個洞,利用電線固定在筷子上,便完成了復古版的燈籠,這是兒時記憶裡,最耐用的燈籠,不怕燒、不怕摔,材料取得方便。當然,初次使用鐵鎚與鐵釘工作的孩子,需要一點指導,譬如;底下墊一塊抹布,可以隔音及固定,加上兩隻腳夾住,敲打就會方便得多;至於利用電線綁筷子,則需要大人的力氣,小孩能做的就是幫忙扶著,即使需要旁人幫忙,也不可以丟下工作去休息,必須在旁觀看學習,這是我很堅持的部分。有趣的是,初次使用老虎鉗的孩子,對於這樣工具感到很新鮮,說:「原來『老虎』鉗長這樣,像老虎一樣會咬人。」尤其,當每個孩子自己使用老虎鉗剪斷電線的一剎那,都發出驚奇的叫聲,「斷了!」,初次使用工具的新鮮感,讓大家不敢相信電線這麼輕鬆就被自己分開了。甚至,還有孩子好奇的說:「電線耶,摸了會不會觸電啊?」

 

  提燈籠,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摸黑找刺激。所以,我們在地下室關上了電燈,一群人像是探險一般,在地下室四處遊走,像是逛鬼屋一樣。這樣還不過癮,所以趁著天色將暗,我們又走出戶外,尋找比較昏暗的場所,進去遊歷一番,順便將燈擺在下巴,照出很像鬼片的的感覺。記得小時候最愛玩的,就是在附近空屋,進行這種自己嚇自己的『探險遊戲』,這就是所謂的「無聊找刺激」,真是有趣。

 

  週三,本來想吃吃湯圓了事,想到孩子永遠是吃到煮好的成品,實在可惜。於是,找了一些資料,跟孩子介紹製造過程。先是從糯米「浸泡」、「磨漿」,再用粄帶盛裝米漿,以重物「壓乾」水分,此時的物品稱為『粄母』,丟入滾水中煮熟,浮起來就可以使用;此時,孩子見到一塊軟綿綿像麻糬的東西,剛從滾水中撈起,紛紛退避三舍,表示此等危險之事,當然是由 汪汪 老師來做,所以請孩子將剩下的糯米團壓扁,我將『粄母』混入其中,開始最麻煩的「捏合」工作。以前沒做過,做了之後才發現真是有夠黏,趕緊請孩子幫忙灑麵粉,才逐漸讓我在過程中脫離,也完成乾濕混合的工作。此時,糯米團真的有如網路上所說,不乾不濕,最適合下一個工作──「搓揉」,這個工作自然要讓孩子享受一番,只見沒搓過湯圓的孩子,從一開始的不熟悉,到後來可以控制想要成型的大小,整盤的湯圓終於完成了,再來就是煮熟混黑糖水與豆類,看電影、吃甜湯圓了,雖然滿身汗,但是卻有一種幸福的感覺,因為這是我們吃湯圓以來,第一次從頭到尾弄清楚,實在很感動。

 

  週五,為了趕到國父紀念館排隊,爭取一日只有50個名額的紙糊燈籠免費教學機會,我們放學後就提著便當,直奔目的地。還好,稍微飄雨的天氣,讓人潮降低許多,我們自然是排到了學做傳統燈籠的機會。最簡單的方形燈籠是『郁媽』、『彥哥』與『易警』的選擇,較難且是許多大人搶著做的兔子燈籠,則是『語姊』和我的選擇。因為老師的說明太過簡單,音量也不夠大聲,我們只好等著義工老師下來幫忙指導,還好小孩夠聰明,不斷纏著義工哥哥姊姊,終於在最後關頭做完燈籠的骨架,迫於時間不夠,剩下的糊紙工作只好讓大家回家繼續囉。國語隊的孩子真是厲害,整整製作了2.5個小時,前面座位2/3的大人小孩都已經打退堂鼓,只有我們繼續留下來奮戰,實在是了不起,望著改良材料製作的提燈,再想起我小學時代必交的寒假作業──竹製造型燈籠,就覺得現在孩子的現成電子花燈,和從前的手工燈籠,真是有不一樣的感覺,哪一個比較幸福,那就見仁見智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