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110214

  週六,小學時的鄰居來訪,因為搬遷與工作,已經數年未見。還記得小時候南海路牯嶺街一帶,很多廢棄的日式平房與空屋,那是我們最近的遊戲場所,在裡頭蒐集樹枝與枯葉,烤烤地瓜等食物,是再有趣不過的事。另外,一群小孩集結,往青年公園、植物園、介壽公園、新公園(後稱228和平紀念公園)四處玩耍,小學六年真是愉快的時光。知道我目前的工作型態,好友連稱,真是適合,因為他從小學就看出我對孩子的能耐了。的確,除非是父母能有時間陪伴,現代少子化又充滿危機感的孩子,最常接觸的應該就是滿屋子的玩具和視聽娛樂軟體,造成的就是人際相處的缺乏,以及對於真實世界的疏離感,結果是成長後的社會不適應,長期情緒不穩、危機處理失序。兒童學社的制度,也許仍有改善空間,卻是現代台灣小學生比較健康正常的課後生活方式,我姑且稱為『課後遊學』。

 

  大年初六,我們一早就去淡水逛逛,有些孩子從沒到過淡水老街(也許是忘了),也不知道那裡的名產──魚丸、阿給、鐵蛋、魚酥、酸梅湯……,我們千里迢迢來到淡水渡船頭,自然要嚐嚐這裡的小吃,坐在二樓的良好視野,讓孩子可以一邊吃著美食,一邊看著船進船出,還能跟經過的學社友隊打打招呼,真是愜意。

 

  午餐後,到關渡自然公園參加團體導覽,才驚覺當天一起導覽的學社孩子竟然有9個小隊,加上老師約四十多人,真是龐大的陣容。幫我們導覽的吳爺爺,帶著孩子四處看鳥,除了都市常見的麻雀、綠繡眼、白頭翁,還有池塘邊的大白鷺、小白鷺等,當然,了解植物與鳥類的依存性,還有,每種生物對於生態的獨特性,不能以外表或是體型,看輕任何一種動植物。尤其,當我們知道一隻『燕子』一天需要吃掉約500隻蚊子及蒼蠅,育雛(餵小燕吃蚊子)每小時最多達36次,整個夏季平均大約可以吃掉近百萬隻蟲蟲,怕被蚊蟲叮咬的我們,瞬間愛死了燕子。

 

  年初七,北美館KOKO自然,將藝術中的自然,以可觸摸的瓦楞紙建構整個展場,著重在畫中的自然美景,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受,可惜,導覽的阿姨過於急促,沒有夠多的時間讓孩子思考與互動,有點可惜。

 

  反倒是另一個『台北美術獎』展場,小孩看到各式各樣的前衛思維,譬如人體中有溜滑梯,大腦是個遊戲場,都讓我們有不同的激盪,現場還有一個作品,根本就是一張大椅子,自然吸引孩子放下背包歇歇腳,沒想到保全竟然說那是個作品,我們只得趕緊參觀別的展場;反倒是一小塊模擬樂生療養院的被拆除作品,有著斷垣殘壁、偽裝的裂縫、抗爭的電視影像,因為我曾在森小帶孩子參與過,跟孩子討論幾十年前的悲慘故事,因為染病被與世隔離七八十年的一群人,老來竟然因為捷運新莊縣的開挖,必須眼看生活一輩子(或說被軟禁)的屋舍漸漸消失,『郁媽』和『彥哥』都覺得,實在很令人憤怒,更同情他們的遭遇。此外,小豬萬花筒、兩人長時間靜止不動的影像創作,更讓我們在一間又一間的暗室中,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藝術洗禮。

 

  初八,再次造訪富陽生態公園,有別於上次陰雨綿綿,又時間匆促,這次,荒野協會的大哥哥『黑熊』、大姊姊『阿飄』為我們導覽的課程,實在是親切又深刻。上次找了半天沒看到的『台北樹蛙』,這次竟然就趴在廁所旁的姑婆芋葉片上『早睡』,讓所有人過足了癮,近身觀察個夠。

 

  而上次讓我們避雨休息的涼亭,竟然是從前的廢棄沙發聚集地,清空之後,讓我們從照片觀察到,一塊光禿禿的土地,每年的草木生長變化,是那麼的千變萬化。

 

  當然,不能錯過的濕地生態池,更讓我們知道青蛙與蟾蜍的蝌蚪如何分辨,還知道蝌蚪成長、交配過程的奧妙。

 

  最後,上回讓我們因為泥地濕滑而止步的崗哨亭,裡頭的牆壁竟然藏著『泥壺蜂』幼蟲的窩,還有壁虎的蛋殼,尤其是小路邊植物『江某』的掌狀枝葉,竟然可以讓人拿來當玩具旋繞,愛玩的孩子排了長長的隊伍,都想玩玩城市裡沒有的『特別玩具』。

 

  大年初九,迎接開學的到來,我們早上在植物園打羽毛球,雖然孩子大多不會,卻嚷嚷著下次還要玩,真是讓餵球的我有點『流汗』。下午,在植物園內的南海書院閱讀,為的是讓孩子開始感覺開學的到來,也多增加一點閱讀的習慣。

 

  今年的寒假雖短,但是學社活動有別於前兩年的安排方式,讓我覺得,自己跟著孩子又成長了許多,雖然有些累,內心還蠻充實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