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第二團】(汪志宏) 20100425

 

這是我多年來看到體制外教育的父母常有的心情轉折。
其實,孩子認真的玩,書中的知識早就不能滿足他們,
只會吸引孩子主動的探索知識,解答心中的所有疑問,
孩子需要的反而是更多的探索與更大的挑戰。

 

  最近,第二團開始有許多體驗生,有自願的,也有被安排的,正巧遇上一個家庭,完全都不需要體驗,希望能盡快加入學社。其實,從經驗來看,我反而是擔心的,擔心又是誤解學社的功能,是教授多國語言、多項才藝,集結坊間所有語言安親才藝之大成,如此必然會有極大落差,造成雙方的誤解與衝突。因此,和Emma親自約了時間,與家長、孩子詳談。所幸,是非常支持二團充滿活力與動能的家庭,唯一的擔心是功課寫不完。其中一位孩子,甚至可以神遊至回家吃完晚飯,再回到安親班,繼續奮戰到九點多、十點,才完成功課回家。

 

  聽到這裡,其實替孩子感到難過,因為他的生活是被作業填滿的。孩子的困境是無法完成大人交代的題目,因為「作業沒完成,不能有其他的活動」,可是孩子的能力卻又無法達成,所以選擇無奈,耗盡所有的時間。

 

  孩子的成績沒到達標準,就是練習不夠,看的題目太少。所以,學校增加練習份量,家長又提升各種測驗的題型與難度。一段時間後,成績仍然不滿意,表示份量仍然太少,若是孩子仍有空閒時間做其他自己的事,就表示不夠認真在自己的課業上,所以取消所有自行運用時間,完全投注在課業上。

 

  這不就是升學主義一貫的手法,從高中、國中,一路蔓延至小學高年級,至於中年級就是準備進入戰鬥的緩衝期,而低年級是父母唯一容忍孩子可以盡量玩的門檻。因為大家都這樣,如果不跟隨就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。

 

  怎麼會如此無奈?30年前毒害我們這一代的觀念,繼續由我們毒害30年後的社會中間份子。即使保守的學校教育採取妥協的立場,身為家長的我們怎能繼續充當幫手,渴望老師加重課業,讓孩子從十歲就失去了童年,我們如何期望擁有一群充滿希望的孩子!

 

  數學不會的孩子,除了四則運算的不熟悉之外,很多是因為看不懂題目,不知道白紙上的黑字在傳達什麼訊息,所以是語文能力影響了數學能力。至於語文能力,就是平日的使用習慣與生活體驗的累積,當孩子常在戶外觀察大自然的變化,對各種色彩與形狀表達喜好與厭惡,他怎麼寫不出一篇遊記呢?如果孩子接觸的成人,常花時間和孩子討論周遭的一切,給予他充分的意見抒發,要孩子寫出一篇論說文,也就不會難如登天。

 

  看了很多孩子,漸漸失去臉上的笑容,身形與腳步也愈來愈沈重,甚至非常認真的相信,課業就是他的全部,是所有生命的重心,那麼等到大學畢業時,為 何明知碩 博士已經不是職業保證時,大家仍然一窩蜂的堅持拿到文憑?因為,求學近20年,畢業後不知道所學有何用,與其就業後沒有成就或是根本就找不到適當的工作,還不如繼續拿個文憑,至少還能證明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果的!

 

  這樣的人生,是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嗎?

 

  尤其,當聽到新北市(台北縣)的國小學童,將來週三下午要挪時間補上英文課時,真的不知道,我們的孩子有沒有一點生活自主權。當學習成就高的北歐國家,可以讓孩子在學校盡量少花時間在課堂上,多一些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,我們卻反其道而行,不斷的加重『安排』孩子的生活,這是怎樣的思考模式?

 

  也許,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課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