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一轉眼,加入學社已經五個月了。這些日子以來,聽聞形形色色的家長、看著來來去去的老師和學生、迎接一日三變的政策,讓我不禁去思考:什麼是教育的本質?誰才是學習的主體?而學社,究竟定位在哪裡?

  許多家長看了雅德賽思三年以來的生活集錦「放學後才是關鍵」一書,往往誤認為學社是「全方位才藝班」,什麼都教,什麼都行,加入後才發現與期望相差甚遠,怎麼書裡面的諸多才藝課,孩子都沒能上到?甚至有家長直截地告訴我「感覺被騙了!」,選擇離開。這真是誤會大了。

  如果能好好累積,學習才藝怡情怡性,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了,但如果什麼都沾一下邊,只是為了有個經驗拿來說嘴,而不能真正從中體驗、學習到什麼,那麼這樣的活動,充其量也只是在炫燿、展示活動的多元罷了。

  我非常害怕聽到家長向老師說明自己對孩子的「期望」,越具體越可怕。你期望孩子「活潑外向」還是「氣質高雅」?「英文很好」還是「多才多藝」?甚至期望孩子未來從事怎麼樣的職業?那麼你知道孩子真正的潛能在哪嗎?

  「教育」,是開發孩子的本能,而非導向教養者的期望。我們沒有辦法承諾,來學社多久他會有什麼樣的改變,可以評量、測驗、檢定什麼的。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他們就是會有不同的個性、不同的發展方向及學習步調,以及截然不同的生命課題。

  可是,每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啊。沒有期望,該怎麼教育呢?我想我們需要做的是發掘孩子的個性,誠實地(而非溺愛地)發展天賦,以及最重要的-面對缺陷。發展天賦是現下許多教育專家及家長共同的目標,只要放手,這其實不難達到。但缺陷則是大家較避而不談的,越避諱越無法解決,如果真的要期望什麼,請期待孩子面對缺陷吧。

  比方說,對於個性較為嚴謹的QQ,需要學習的是別太過鑽牛角尖、適時放鬆、反之,大方隨性的鹽巴,則需要更加認真、細心、負責;懂事聽話的仙草,需要更多的耐心嘗試失敗、自己找答案、反之,向來主動學習的滷蛋需要學會聆聽與溝通;個性圓融溫順的油飯,得學會堅持自己的立場、而頗有主見的菜心,則需要學習尊重他人的意見;個性率真的剉冰,需要學習在適當的場合做適當的事、而好強愛面子的晴晴,得給她機會練習「出糗!」

  該認清的是: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。學社教育,千千萬萬不能成為服務業-服務家長的需求、服務學校的課業、服務孩子該自理的瑣事。服務業和教育有著根本的差別:服務業要讓服務對象滿意,教育則是讓受教育者「學習」。比如旅遊,是一種服務業,所以旅行社依照顧客需求安排好所有行程、飯店有人打掃、大小事有領隊搞定。但學社是一種教育,我們不能「服務」家長的意願「安排各式各樣才藝課」、更不可能「服務」孩子,當他們的褓姆,定時幫他們綁頭髮、削鉛筆、穿衣服、打掃、做功課!
  
  一旦這樣,老師什麼都學會了,家長放心了,孩子呢?該會的都不會了。

  我們不是全方位才藝班,所以我們不上課。不上課,不代表不學習。很多時候,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潛藏在生活中的。因此,有許多安排,是順應孩子興趣發展出的例行活動。一般的才藝班課程中,老師準備得很仔細,也希望孩子能參與,但就算孩子神遊四方、興趣缺缺,這樣的課程還是能夠進行。但在學社裡不同,以這兩個月為例,我們有玩具製作、肢體遊戲、爬山健行、大嘴巴電台、打躲避球、圖書館看書、大掃除等,這些活動有個共同特點是孩子的「主動參與」,否則無法進行。

  「不上課」的精髓及目的,是擁有一群主動學習的孩子。唯有如此,學習的主體才不會是準備教學的老師、積極焦慮的家長,才會回到孩子身上,讓他們真正地從參與中主動學習,能有這樣的態度陪伴他們長大,事事好奇、解決問題,實在遠比塞滿才藝課程來得實際、有用多了。

X

Emma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