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大師開講 (6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Attention-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簡稱ADHD)是一種在兒童期很常見的精神失調。在7歲以下,約有3%至5%的兒童會出現症狀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《世界通用疾病分類手冊》第十版(ICD-10WHO1992)稱此症為「過度活躍症」(Hyperkinetic Disorder),分類編號為F90,一般又俗稱為「過動兒」。由於對這種病症的認識增加,最近大家才發現這種病症同樣在成年人身上出現。

現時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證實任何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。

ADHD比較確切的定義,記載於美國精神醫學會APA)出版的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四版文本修改版(DSM-IV-TRAPA2000)。ADHD的主要病徵是:

  1. 注意力散渙(inattentive)或 集中困難(Attention-deficit
  2. 活動量過多(hyperactivehyperkinetic
  3. 自制力弱(impulsive

而基於以上三種病徵出現的優勢,再把ADHD細分為以下三個分類:

  1. 注意力散渙主導型(mainly inattentive
  2. 活動量過多或自制力弱主導型(mainly hyperactive-impulsive
  3. 混合型(combination

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,ADHD是由一種發生於腦前額葉的遺傳性的多巴胺新陳代謝失常引致。最新的研究認為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)的新陳代謝亦會對病情有所影響。(參看Krause et al2000)但由於這些最新研究都有藥廠在背後資助,其中立性尚有待確認。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姚仁祿先生的「大小創意」,從知名的TED論壇轉錄翻譯分享的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VGKAIS7Q4g&feature=player_embedded
其實點出了現代父母的焦慮,是該走回老路,還是帶著孩子衝撞未來,
沒有標準答案,端看各位如何考慮與斟酌。
內容有點像前陣子教師閱讀的書------讓天賦自由,也許可以讓大家心中有些迴響。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
有位哲學家說:教孩子要讀二本書:一本是自己,一本叫做自然。
希望孩子能夠來閱讀這兩本書,不單用眼睛。
第一本書讀自己
就是指興趣、性向、能耐,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(擁有自身獨特性)。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,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,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,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。孩子若有85%的優點,15%缺點,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。所以,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:「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」

有個「比馬龍」定律就是: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,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。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著名的寺院裡住著一位非常有道行的道長

他每天都要在傍晚6時去餵他的狗

狗的名字很奇怪,叫做"放下"

每到日落時分, 靜修道長就為"放下"送飯了,嘴一邊呼喚著 : "放下!放下! "  

小弟子覺得很奇怪,就問道長:"為什麼要給狗起這個奇怪的名字,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台灣的「模仿天王」邰智源演出任何知名人物都唯妙唯肖,加上說、學、逗、唱、主持無一不精的本事。問他表演是一種天分,還是後天努力的結果?他笑說:
  「都不是,是我的父親給我的教育太好了,讓我很早就懂得『從心所欲,不逾矩』的道理……
  【撰文/劉子鳳】

   小時候,我算是一個很有家教的小孩,碰上長輩一定會說:「李伯伯好」、「謝叔  叔好」……這些都要歸功於我父親的教育方式。他教孩子從來都是私底下好好說、殷殷相勸,從來不在外面打給人家看。比方說,小時候我很頑皮,老是在院子裏拿着竹  掃帚追人打,父親就說:「智源,我們出去散步一下。」走到外面,確定四下無人,父親才說:「智源,跟你商量一件事,剛才那件事……」他和顏悅色,沒有半點  責備的意思。

    我愛問東問西,想說什麼,就說什麼,父親也都讓我自由表達。比方說,我覺得父親人長得帥,簡直像劉德華;我的母親人長得胖胖的,實在只能用「可愛」來形容,心理就嘀咕:奇怪,我怎麼沒遺傳到父親的優點呢?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當學校有問題時家長怎麼辦?

 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【我和我的森林小子】文/侑典爸爸

  我想,對孩子的觀察也可以由這樣觀點來描述,孩子如果愈能面對自己內心那些聖潔和沉淪的部份,就愈能加深他們對人性思考的深度和廣度。我很相信孩子以這樣成長方式是對的,但它不一定符合一般社會的價值標準。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應該會成為一個有主見有自信的人,而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孩子要獲得足夠的自信,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!

  其實送孩子到森小後,受到最大衝擊的應該是大多數的學生家長,我個人也不例外。侑典上森小後,人本的理念一直衝擊我,究竟我花一輩子追求的是什麼呢?幸福的孩子該有什麼樣的父母親?而我又該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?就這樣,不斷的產生疑惑衝擊。藉由 和森小 老師的通信,我也開始觸摸自己內心的世界,每次收到回信,內心都「激動不已,倒不是信中有什麼指引迷津讓我大徹大悟的內容,而是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一種人格特質,讓自己覺得原來我花一輩子追尋不到的東西,其實就在我當初出發的地方。

  我們足足通了一年信。這一年,不只是孩子、公司、事業、婚姻、父母,都是我重新思考與回顧的對象。在森小,老師和孩子就像一面鏡子﹐你愈用謙卑的心和他們接觸,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。這時候,除了勇敢面對,你是無法自我超越的。我思考的途徑有兩種,一是用心觀察孩子成長的軌跡,一是回顧自己的生命。從孩子的成長,我領悟到人只有適情適性,才會發展出無窮的潛能,我決定不再委屈自己,毅然決然結束原有的不愉快的合夥關係,帶著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事另創新局,我告訴他們,我要開一家自我實現的公司。

kidsvilla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